2023年6月26日,蒙古国总理罗·奥云额尔登在访问中国期间莅临天津,最大的目的是参观天津港的运行情况。 不久之后,新闻媒体报道称,蒙古国已与美国签订相关贸易协定,即将出售稀土给美国,运输通道就是天津港,为了尽快达成这一海路运输通道的完成,蒙古国总理在访华期间还曾多次提到天津港的建设问题。 中国作为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一个国家,在稀土出口方面一直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美国方面也一直依赖于进口中国的稀土资源。 不过,2023年8月1日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在美国进行访问期间,与美国签署了一项关于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议。 仅仅两天后,蒙古外长恩赫塔文·巴特塞特格就与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签署了一项“开放天空”的协议,并同时签署了一项3100万吨的稀土订单。 该消息一出,很快引起我国政府的关注,毕竟蒙古国的稀土资源是仅次于中国的,此前美国一直与中国在进行大部分的稀土外贸往来,这不禁让人怀疑,这是否又是美国方面在针对中美关系的变化时打出的一张“王牌”。 不过,众所周知的是,蒙古国是一个完全的内陆国家,其对港口资源很有迫切的需求,随着贸易全球化的趋势慢慢地增加,蒙古国对海上运输通道的更是迫切性与日俱增。 乌兰巴托市长还曾亲自前往天津学习,并当面提出希望免费租借一块10万平方米的土地作为港口,租期长达50年。 随着美蒙两国签署稀土贸易协定的消息传出,寻找稳定低价的海上运输通道就成了蒙古国的当务之急,因此租借中国的天津港就成为了他们解决运输通道最优之选。 不过,中国方面对此事的态度还是以谨慎为主,但是因考虑到中蒙之间的特别条约以及中国在稀土资源方面的优势地位,中国方面还是不太可能允许蒙古国利用天津港出售稀土给美国等第三方国家。 毕竟中蒙之间的交通枢纽主要是为了拉动中蒙两国的经济,而非与其他几个国家之间的物流枢纽,一旦这个先例一开,对中国而言并非好事。 事实上,中国与蒙古国之间自从1949年10月16日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一直秉承着友好互助的双边条约,1994年两国还签署了《中蒙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条约》,进一步为两国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政治和法律基础。 近年来,中国和蒙古之间的高层互访频繁,如蒙古国总统计划访问中国,以及中蒙两国防长成功举行会谈,这些都预示着双边关系的新变化,而这些互动不仅增强了双方的政治互信,也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此之外,在经济领域,两国的合作也在慢慢地增加,特别是铁路连接和能源管道建设方面,中蒙第三条跨境铁路的建设将促进蒙古国的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并为中国提供多元化的能源进口渠道。 并且,“东方联盟”天然气管道的设计工作预计将于明年完成,这将进一步加深中蒙之间的经济联系。 尽管中蒙两国关系一直较为亲近,但是随世界格局的变化,蒙古国也在时刻寻找着改变,这些改变也使得两国关系经历了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的曲折,对此,双方也在努力克服历史遗留问题,以务实态度相向而行。 蒙古国在寻求中俄之间平衡的同时,也积极与中国加强合作,以实现互利共赢。这种变化既符合时代潮流,也符合双方的自身利益。 而针对美国向蒙古国抛出的“橄榄枝”,蒙方的回应自是情理之中,符合他们积极争取本国利益的立场,对中国而言,美国向蒙古国进口稀土资源,一种原因是源于中国对稀土资源出口的把控加紧,想要寻找另外一条可靠的稀土贸易路线,另一方面或许也是想要通过此举来拉拢蒙古国,进而深度介入,在关键时刻能够支撑其国内的政治倾向。 正因如此,在面对蒙古国的租借天津港的要求时,中国政府始终没有给以明确回复。 那么,我国海岸线绵长,拥有十分丰富的港口资源,为何蒙古国会在众多港口中提出出借天津港的要求呢? 首先,天津港建设于汉代,1860年正式对外开埠,它是中国北方最主要的水运枢纽,在整个中国航运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 因此,即使是在新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国家仍然斥巨资修建塘沽新港,目的也是为了恢复和发展天津港的航运能力,促进南北物资交流,加强国家经济建设。由这样来看,天津港的地位不言而喻。 上世纪60年代,随世界格局的转变,全球各国港口纷纷转型,建成集装箱专用码头。然而,当时的中国还只能用传统方式装卸集装箱,效率十分低下,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天津港成为试点建设集装箱专用码头的第一个中国大陆港口。 现如今,天津港已然变成全球航道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之一,在中国乃至全球的航运网络中占了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天津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例如,蒙古国作为天津港的主要客户之一,近年来多次利用在对华煤炭出口上增加费用的理由,以此提出免费租赁天津港部分土地用于存放出口韩国的货物,2023年甚至提出了低价租赁天津港以促成和美国的稀土往来,这些要求都对天津港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天津港的建设一直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过程,随时代的发展,它不仅见证了中国航运业的发展历史,也反映了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 不过,中国方面虽未答应蒙古国租借天津港的要求,但也未曾强硬回绝,这也主要是考虑到两国较为亲近友好的国际关系。此前,中蒙两国已在港口外交方面有过不少合作,我国曾开放二连浩特、满洲里等边境地带,为蒙古国提供出海通道,以促进蒙古国的对外国际贸易。 而蒙古国之所以提出租借天津港,也是考虑到天津港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之一,硬件设施更为先进,所以能满足蒙古国大宗出口的需求。但是考虑到诸多因素,中国方面在是否租借的问题上还未给出明确回复。 2023年,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在访问中国之际,顺道参观了还在建设之中的天津港,在访问期间,蒙古国方面也曾多次提出租借天津港的事宜。 彼时,天津港正进行多项建设,这中间还包括新港航道拓宽浚深、堆场自动化改造及新建综合性滚装堆场等,这些项目建设的目的也是为提升港口的吞吐能力和智能化水平,逐步推动天津港保税区民用航空产业链的加速升级,为整体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建设完成后,预估天津港新港航道将拓宽浚深为总长度21.348公里,堆场方面,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将进行自动化改造,环球滚装码头将新建汽车物流堆场。此外,高沙岭港区支航道一期工程等也在储备中。 尽管蒙古国一直与中国睦邻友好,互帮互助,但是在租借天津港一事上,却始终没有考虑到中国的立场和核心利益,蒙古方面一直多次提出租借天津港的事宜,甚至还不断敦促天津港多项建设的进度问题,主要是为了他们国家的国际稀土贸易。 但是众所周知,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贸易出口国,在稀土贸易领域蒙古国的加入对中国而言是强有力的一个竞争对手,我国虽一直对蒙古国秉承着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但也不能完全无底线的退让和纵容。 加之蒙古国作为我国的地缘邻国,近年来他一直努力寻求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和深度交流,这固然是他们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作出的选择,但是从中国方面来看,这就大大影响了中蒙两国之间的信任。 毕竟,中美关系复杂多变,一旦蒙古国彻底倾向美国,对中国而言也是非常大的一个威胁,从这个方面来看,中国方面也不会愿意出借天津港给蒙古国,使其加深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联系。 其实,蒙古国作为一个内陆国家,它更应该做的则是维持好中俄两个地缘邻国的关系,而非向美国等西方国家靠拢,一旦中俄美三国关系发生明显的变化,蒙古国是无法周旋于其中的,毕竟,大国博弈,牵一发动全身,与其如此,不如选择更稳妥的策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外汇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逐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 “交警持棍击打路过电动车”事件处理结果终披露:相关责任人已被免职,党纪、政纪处分、辞退 美元史诗级!全球经济危机或将来临,资金抛售美元资产,A股超4300家上涨 刘强东亲自送外卖 当事人晒合影:收外卖时门口站着三个人,花了20多元点的湘菜 深夜,美股全线大跌!特斯拉一度狂泻超7%,英伟达跌5%,美联储最新回应 早看雾晚看霞!湖南00后女生守水库引热议,当事人:喜好山水不觉苦闷,这是守家园 网传河北一饭店着火,服务员竟以停电为由让顾客提前结账,大批顾客毫不知情险些被烧死